他们,是生命的守护者,健康的守门人;他们,见证并助推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8月19日是第二个“中国医师节”,无论是站在聚光灯下获得荣誉表彰,还是默默坚守在一线,医师们身上都闪耀着“最美”光华。
8月19日,医院第二届中国医师节颁奖典礼上,马志刚(左三)等8医院“最美医师”荣誉称号。
“最美医师”技艺精湛援建基层
8月19日,从医21年的医院肝胆外科主医院颁发的“最美医师”奖杯与鲜花。“这是对我们医师工作的肯定和激励。”马志刚笑着说,他多年在临床一线手术台上抢救生命,医疗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为患者带去的就医体验也在不断改善。
“曾经在做肝肿瘤、胆囊切除等手术时,都需采用开腹方式,患者承受痛苦大、恢复慢,就医时容易产生恐惧心理。”马志刚说,自从年肝胆外科全面推广腹腔镜微创手术和快速康复护理模式以来,以往开刀后患者三四天才能下床变为术后6-24小时即可走动,住院时间也由十天左右缩短至三至七天,他常在舒缓患者紧张情绪时笑着说,“交给我们,睡一觉就能出院了。”
如今他所在科室每月手术台数超百例,出院人数约人次。床位周转效率提升的同时,患者节省了就诊时间、减轻了经济负担,更获得了高质量的诊疗服务和不断改善的就医体验。
医院评为“最美医师”,除了奋战一线、勤于业务外,去年他还参与了“组团式”医院。“医院只能接诊阑尾炎、疝气手术等简单小病,稍大些的疾病都医院,患者费时费钱很不方便。”他回忆,半年的援建工作中,医院各科室“组团”专家们从制度管理、业务培训、诊疗规范、人才培养等多层次入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医院本地医师已能独立开展腹腔镜微创手术、快速康复护理等技术,当地百姓不出远门就能得到及时高效的诊疗服务。
“健康守门人”组建团队入户服务
上午10时,在天山区碱泉街社区服务中心,医生吴婷一如既往地在办公室翻阅签约居民信息,安排本周内的家访计划。从医26个年头的她,3年前从妇产科医生成为一名家庭医生。“以前是在门诊等患者来就医,现在是主动走进老百姓家里,守护他们的健康。”吴婷说。
年起,乌鲁木齐开始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人群。年有多年妇产科临床经验的吴婷组建了妇保专业的家庭医生团队,为辖区的孕产妇建立健康档案、追踪产检报告、进行产后健康指导。如今她已经与辖区内的多名孕产妇签订了家庭医生服务,通过家访及时掌握她们的健康状态,帮助她们获得及时正确的诊疗与救治。
出生15天的小婴儿回家看似正常,而吴婷在为签约产妇做家访时,细心地发现孩子肺部有干鸣音,立即医院拍片检查,孩子被确诊为肺炎,最终得到及时治疗。另一名产妇在家休养时发了低烧,吴婷详细查体后发现产妇乳房处有硬块,根据丰富的妇产科工作经验,吴婷判断出未排除残奶形成的硬块已经发炎,她医院检查,让产妇得到了及时治疗。
如今,团队服务千家被居民们需要,吴婷自豪地说,“我喜欢家庭医生的工作模式——主动走进居民家中,做好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她与签约居民都互留了联系方式,当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任何健康问题时,可以随时联系咨询。(康颢严)
(中国日报*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