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专家银行系频推宝宝产品 画地为牢却难抱团,热点资讯,
收益率狂飙后的逐渐回落,令一度炙手可热的互联金融产品降温。而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则借机打响“自卫反击战”,频频推出银行系“宝宝”产品,并将其与银行的系统进行对接,极大地丰富了银行系“宝宝”的使用功能。
业内人士指出,商业银行积极推出银行系“宝宝”产品,其实是互联金融快速发展倒逼的结果,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既有的“宝宝”产品格局。由于银行在消费、转账等多种支付方面更具有优势,如果收益率能稳定在市场平均水平,银行系“宝宝”很有可能完成一次规模急速扩张的逆袭。
银行自切“奶酪”
面对各类互联金融“宝宝”产品的狂轰滥炸,银行终于坐不住了。
在去年多家商业银行携手货币基金小幅试水银行系“宝宝”产品后,今年以来,各类银行系“宝宝”产品如雨后春笋般疯长,大有力压互联金融、重构“宝宝”*团的态势。
2月份,民生银行直销银行联手民生加银和汇添富两家基金公司,推出“如意宝”产品,打响了今年银行系“宝宝”面世的第一枪,这款产品支持自动申购及7*24小时实时取现,跨行转入转出免费;紧随其后,兴业银行与兴全基金合作,推出了“掌柜钱包”,凭借业绩优势,规模已逼近500亿元;再后来,中信银行与信诚基金等推出“薪金宝”,主推强大的支付功能:可实现在所有ATM机及中信银行柜台取现、线上线下消费和转账等功能的同时,让货币基金份额快速变现。
随之加入战团的,还有在6月20日正式发行的中银“薪钱包”。与其他互联金融现金管理产品不同的是,这个“宝宝”产品并不涉及与其他货币基金对接及承销人垫资环节,而是由基金托管银行对中银“薪钱包”货币基金的资金实行全程监控,确保资金安全,在客户个人信息安全及流动性风险方面更具优势。
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银行系纷纷推出的银行系“宝宝”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分流,只不过这种分流的方向不再是互联金融“宝宝”,主动权依然在银行手中。某分析人士则指出,银行系“宝宝”今年纷纷出炉是市场倒逼的结果。虽然目前互联金融仍未撼动银行的主流地位,但如果银行不涉足互联金融,不做产品创新,未来受到的冲击就会很大,因此,预计未来商业银行“触”创新将成为趋势。
“画地为牢”难抱团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银行意图通过打造银行系“宝宝”*团来对抗互联金融,但这种*团似乎貌合神离。种种迹象显示,许多商业银行在急推旗下“宝宝”产品的同时,其打击对象不仅包括互联金融产品,也囊括了本被外界视为同盟的其他银行系“宝宝”产品。
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向透露,其与某银行合作的“宝宝”产品,近期就遭遇其他商业银行限制客户转入申购,其针对性非常明显。而在此前,兴业银行与兴全基金合作的“掌柜钱包”,也一度爆出遭遇某银行暂停客户转账申购该产品的消息。银行系“宝宝”的反击战方才启动,“内斗”的气氛却又开始浓厚。
某业内人士指出,目前银行竞争白热化,银行机构不仅要面对资金流入互联企业的现实,同时还要想方设法保住自己的资金和客户不要流失到其他银行。而在各家银行都纷纷推出自己“宝宝”产品的背景下,通过种种手段限制客户流出,或将成为未来银行系“宝宝”产品之间竞争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