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阑尾炎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超声百科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注 [复制链接]

1#

随着超声检查、CT检查等影像学检查成为腹痛患者的常规检查手段以来,“肠系膜淋巴结炎”这样的诊断越来越多。“肠系膜淋巴结炎”似乎已经成了儿科患者腹痛的主要原因。有报道说,“肠系膜淋巴结炎”已经成为仅次于阑尾炎的儿科急腹症的第二大病因。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按照目前国内某些机构或专家给出的诊断标准,“肠系膜淋巴结炎”更是会满天飞,而这些诊断很多可能仅仅是的假阳性结论。

那么,“肠系膜淋巴结炎”真的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吗?还是仅仅是其他肠道疾病的继发改变?

“肠系膜淋巴结炎”实际上就是指肠系膜淋巴结的炎性增生。多发生在右下腹,因为右下腹是回肠末段、盲肠和部分升结肠的系膜,也是淋巴系统最丰富的区域。我们知道,肠道的感染性病变和一些全身疾病都会使得肠系膜淋巴结炎性增生,这一类的肠系膜淋巴结炎被称为继发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继发性淋巴结炎的原发疾病主要是各类肠道感染性病变,如:克罗恩病、回肠炎、结肠炎、憩室炎、阑尾炎等,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全身性疾病也可以导致继发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而临床上所谓的“肠系膜淋巴结炎”包括上述的继发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和原发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后者是指那些没有发现明显肠道病变,也没有全身病变的单纯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性肿大的状况。

所谓的“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与急性阑尾炎类似,将二者鉴别开来十分必要,因为前者不需要手术治疗。影像学上在右下腹发现簇状分布的增大淋巴结是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重要征象。逐步加压法超声检查和CT扫描对发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非常敏感,同时又可以检查阑尾本身是否正常,因此逐步加压法超声检查和CT扫描便成为鉴别二者的重要手段。

然而,那些“原发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真的是“原发”的吗?

MichaelMacari等人的研究发现,在被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者中,利用CT检查,70%患者可以发现明显的肠道炎性病变,30%无明显的肠道炎性病变。而在有急腹症腹部症状的所有患者中8.3%的患者可以发现右下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由此可见,肠系膜淋巴结炎确实是急腹症的一个主要原因,但绝大部分都是继发性淋巴结炎,其基本的病变还是在肠道本身。

即使那30%的“原发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一组研究发现:在仔细复习诊断为“原发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CT资料后发现,有80%以上的病例发现回肠末端和局部结肠肠壁轻度增厚,一般不超过5mm。作者认为,这些病例都是轻度的感染性肠病继发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由于肠壁的炎性改变轻微常常被影像学首检医师忽视。欧美的研究者发现耶尔森肠炎菌是造成西方人末端回肠炎或结肠炎伴发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主要病原,而亚洲的研究者发现沙门氏菌似乎是东方人的主要病原。

有作者根据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自限性特征,认为肠系膜淋巴结炎可能是病*感染,但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证实这点。倒是有许多不支持病*感染的证据:患者的血象改变不符合病*感染的规律,患者一般均伴有腹泻,患者的便培养绝大部分为致病菌阳性等等。

因此,我认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主要是各种肠道感染性病变的继发表现,是肠系膜淋巴结的反应性增生,即使是那些“原发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也可能继发于轻微的不能被现今影像学轻易检出的轻微肠道感染。

根据多位研究者的建议,影像学上发现右下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后,需要进一步寻找可能存在的原发病变(克罗恩病、回肠炎、结肠炎、憩室炎、阑尾炎等)。在没有明显阳性发现的情况下,可以做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但要符合以下几条标准:1.右下腹簇状增大的淋巴结,每簇≥3个,淋巴结的短径>5mm;2.没有阑尾炎;3.回肠末段或局部结肠轻度增厚(<5mm)。

有作者报告,在以上述标准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者中,有个别病例在两周内出现了阑尾穿孔。因此我建议,即使明确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者,也需要嘱其随诊观察。

来源:华斌的超声世界

点击右上角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更多好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