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间医院看白癜风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中医之美系列讲座(31)
瘀血,也作“淤血”,顾名思义,即血流淤塞不畅,犹如河流淤阻,变为死水一样,古人也将淤阻的血称为“死血”、“恶血”、“蓄血”、“衃血”等。既然是“死血”,一定是对人体无用且有害的物质。
接下来大家一定会问,瘀血是怎样产生的?在中医看来,有两大途径:
一是血脉的直接损伤。
人体受到外伤,如撞伤、碰伤、摔伤、扭伤、击打伤、刀伤等,导致局部的血脉受损,血溢于脉管之外而瘀阻,轻者出现皮下青紫,肿胀(血肿)疼痛;重则皮开肉绽,骨裂骨折,刺伤血管,血溢于脉外,变为死血。所以从中医角度看,一切外伤(包括外科手术),都有瘀血的因素存在,而“色青紫、肿块、疼痛(部位固定)”都是瘀血的特征性症状。
外伤的治疗离不开“活血化瘀法”,中药“参三七”就是治疗跌打损伤非常有效的药物,该药既能活血,又能止血,故古时称其为“跌打损伤金不换”,凡遇外伤,可用纯参三七粉1.5~3克,温开水调服,每日1~2次,有很好的止痛、加快外伤愈合的效果。
二是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成为一种导致进一步病变的因素。其原理与上期讲的痰相似。
寒性疾病可以致瘀。
因为血属阴,得温则行,得寒则凝,若外寒侵入络脉或阳虚内寒,可使血液凝滞,形成寒凝血瘀证。
例如,耳、手、足的冻伤,初起表现为局部皮肤不温、色青紫、肿胀、疼痛,中医判断为寒凝血瘀证,要用温经活血通络药治疗。民间用花椒水外洗治疗冻疮,也是取其温经通络作用。
热性疾病也能致瘀。
热邪亢盛,可煎熬血液,使血液变得粘稠,形成热壅血瘀证。如急性阑尾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右下腹疼痛拒按,中医称为“肠痈”,认为由热盛血瘀所致,二千多年前就有专门的、用清热与化瘀药组成的方剂,这些方药,在阑尾炎的早期应用,有很好的疗效,使用正确,常可以免除手术。
气的异常,可以产生瘀血。
因血行脉内需要气的推动和统摄,如果气虚就无力鼓动而血行迟缓,形成血瘀,所以气虚的病日久可以产生瘀血。临床发现一些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常有失眠、头昏、眼圈黯黑、不能久视、眼见黑花等症状,究其原因,与长期讲话过多,久坐少动,又不注意及时“补气”,导致气虚,日久形成血瘀,使头部血脉瘀滞,从而出现这些头部的症状。对于这类疾病,我们通常采用补气活血药治疗,常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气滞的病日久也能形成瘀血。
因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由气滞而导致的瘀血证临床十分常见。如有些年青人长期心情压抑,又不会利用运动出汗等方法来宣泄,初期出现咽中异物感、胃胀、嗳气、胸闷、叹息等气滞的症状,日久则出现面部暗色痤疮、脱发、甲色紫暗、皮肤干燥等瘀血的症状。治疗时采用理气解郁,活血化瘀的方法较为有效。
另外,乳腺纤维瘤、乳腺癌、食道癌、胃癌、肝癌等良性或恶性的肿瘤,都与瘀血有关,且往往是在气滞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
所以从这一观点看,有些恶性肿瘤是可以预防的,就是将病证控制在“气滞”的阶段。
此外,患了恶性肿瘤,也进行了手术切除,但过了一段时间,又在其他部位发现了新的肿瘤。这种肿瘤转移的现象,从中医观点看,是因为手术虽然拿掉了病灶,但并没有完全祛除引起肿瘤的因素——瘀血。
所以要根治肿瘤,不使复发,必须祛除体内瘀血,特别是形成瘀血的原因。故肿瘤手术后再配合中药治疗,对预防复发、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确有一定帮助。
当然,前题是选方用药准确。
总之,形成瘀血的原因众多,决非一端。而作为病理产物的瘀血,大多是在疾病久治不愈的情况下产生的,这类瘀血证多见于久病(慢性病)患者,故中医有“久病入络”之说(络,指血络)。
这一点,也提示医者在治疗各种慢性病时,要考虑是否存在瘀血的因素。
如何来判断瘀血证?即瘀血证有哪些特征呢?中医概括为以下几点:
①疼痛——多为针刺样,称刺痛,且痛处固定不移、拒按。
②肿块——肿块或在体表或在体内,部位固定不移,外伤则表现为伤处肿胀青紫。
③紫绀——面、唇、爪甲青紫,舌色紫暗,或有瘀点瘀斑。
④出血——血色紫暗或夹有血块。
⑤干燥——皮肤色黑干燥粗糙(肌肤甲错);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
凡是出现以上一项或一项以上症状者,体内有可能存在瘀血的因素,应引起重视。
中医认为,瘀血证是病在血分,病位相对较深,病情相对较重。而尽早地祛除瘀血,对预防大病、重病会有所裨益。
本文转自:欣德医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