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 http://zgpos.com.cn/fengshang/sscl/20201222/706.html文
王夕源
今年4月23日是中国人民解放*海*成立70周年纪念日,届时将在青岛举行国际舰队检阅等多项活动。海*建*60周年和65周年时,也在青岛举行过纪念仪式,当时社会上就有“为何选青岛”的疑问。对此,专家的答案多是青岛*港条件好,适宜海上阅兵;青岛具有特殊的海*情结,第一所海*航校、第一支潜艇部队、第一支驱逐舰支队、第一个潜艇基地、核潜艇基地和潜艇学院都在此诞生;如今,第一个航母基地也在青岛。然而此时却很少有人知道,70年前人民海*“第一舰”就诞生在青岛。
年2月12日晚,国民*海*“*安”舰率先在青岛成功起义,成为人民海*的“第一舰”。其后十个月,连续发生了包括“重庆”号巡洋舰在内的19起海*起义。其中,前3次均在青岛。起义成功15次,起义舰艇97艘,起义官兵多人,几乎占国民*海*总兵力的十分之一,极大地影响了国共两*的士气和战局。
“*安”舰是一艘日本海防舰,年底下水,二战结束时由国民*海*接收。年8月送青岛海*造船所整修后,被命名为“*安”号。年2月9日,完成大修的“*安”舰从造船码头驶出,停泊在“小青岛(灯塔)”西侧。当晚,由舰务官鞠庆珍、准尉枪炮*士长王子良、少尉枪炮官刘增厚和上士枪炮班长孙露山组成的四人领导小组,在舰上秘密商定三天后即2月12日晚起义。因为这一天是元宵节,舰长刘广超和部分官兵必定上岸回家过节,舰上管理松懈,有利于组织起义。起义当天,16岁的张大同上船给哥哥张大发送家什,结果阴差阳错地“参加”了起义,成为我国第一批人民海*中最小的少年兵。
2月12日晚8点后,“*安”舰起义官兵切断了对外通讯,控制了全舰,缓缓驶向外海。在骗过停泊在周围的美国巡洋舰后,为了防止追击,全舰熄灯在黑暗中全速前进,开启了惊心动魄的“死亡航行”。
2月13日凌晨5时,“*安”舰终于安全驶抵连云港外海。因解放*不懂海*“灯光信号”,当发现有“敌舰”靠岸时,机枪和山炮齐发。据说岸上仅有的一门山炮,连发9弹后炮管炸裂了才停止炮击。若不是距离尚远,枪炮射程不够,载满吨弹药和柴油的舰船必定舰毁人亡。情急中,鞠庆珍当即命人找来白布悬挂“白旗”,并用舰载探照灯照亮“白旗”以示“投诚”。
2月14日,新海连特委书记谷牧等领导人接见了全舰官兵,并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大会。为躲避国民*空*的搜索和轰炸,“*安”舰驶往连云港南70公里的堆沟港隐藏待命。
随着时间的流逝,领导“*安”舰起义的四位功臣和居住在青岛的20多位起义官兵已相继去世,现仅剩86岁的张大同和97岁的张云亭健在。正是起义官兵生前口述的亲身经历,让我们有机会能部分再现“*安”舰起义的秘闻逸事。
据张大同回忆,在年底开始的“三反”运动中,有人举报“*安”舰上有两大皮箱*金,起义后就不见了。这个“*金案”成了当时华东海*的第一大案。
在“*金案”侦破期间,舰长鞠庆珍被撤职审查,下放“劳动”。他主动提出到张大同的轮机部“接受改造”,并按组织要求每周做一次思想汇报。正是两人常在一起的“思想汇报”,让张大同了解到不少起义内幕。
鞠庆珍自从任海*舰长的大哥鞠庆玺被国民*以“通共罪”枪决后,就决意要寻机报仇。他先把自己原来的部下、炮艇航海下士张杰调来任“*安”舰航海*士长,又与原先熟悉的张大发结为“把兄弟”。为拉拢更多的关系,鞠庆珍还经常带“骨干”刘增后、王子良等人到青岛小港(现南村路)吃喝玩乐,并借机发泄对国民**的不满和失望,哄骗舰上有*金,密谋将“*安”舰开到解放区“卖掉分钱”。
“*安”舰起义时,原本计划“北上”石岛,但王子良提议“南下”与国民*南撤线路一致,即使暴露了也好蒙骗过关。鞠庆珍采纳了这个意见,决定到天亮前能赶到的连云港靠岸,避免天亮后被国民*空*发现轰炸。这也部分佐证了“事前并没商定起义接应点”的事实,从而引来了解放*“炮打*安舰”差点舰毁人亡的险情。
“*安”舰起义后还有生死间的“统战”故事。据张大同透露,那是起义后的十多天,舰船停在堆沟港。他因阑尾炎吃了几粒药止痛后就犯困了。卫生员让他裹着棉大衣躺在后甲板上,并顺手盖上了伪装*舰用的稻草。不知躺了多久,迷糊中听到甲板上有人在窃窃私语,竟是在密谋“怎么把船开走”!他从稻草缝里听出五六个人的声音,断断续续地听到“船上没有*金……把船开去台湾或日本肯定赏钱”等内容。
事后,机灵的张大同悄悄地把“偷听”来的秘密报告给了“*安”舰*委赵凯。这位大学生**委听后不动声色,警告他对谁也别说,暗地里却加强了警戒和看管。一周后*委就宣布“接上级指示”,要起义人员轮流去新浦参加学习培训。在第一批被选中的十几位学员中,就“恰巧”包括了那几个密谋“卖船”的官兵。后来张大同才领悟原来这就是最成功的“统战”工作。“学习班”没费一枪一弹就化敌为友,把有意“反叛人员”改造成了继续革命的同志。
年2月,“*安”舰被命名为“沈阳”号,改装配备了两门苏制毫米主炮和4门37毫米高射炮。作为大队长舰与“西安”“长沙”和“济南”号组成第二大队,舰长苏*(后任北海舰队司令)兼任大队长,属华东海*第六舰队。在反击国民*“反攻大陆”的海战中,“沈阳”号配合鱼雷快艇击沉、击伤国民*“太平”号护卫舰等多艘*舰。
解放初期,“沈阳”号一直活跃在保卫海域、保护渔民的海疆前线,并不断探索新航道,为解放台湾做战前准备。年1月18日,“沈阳”号与“南昌”舰等组成护卫舰编队,参加了解放*陆、海、空三*首次联合作战的一江山岛战役,承担炮击掩护和火力支援登陆任务。其中,为发挥“沈阳”号的舰炮威力,费庆令舰长不顾20链的安全炮击距离,指挥对乐清礁阵地射击,最近时仅有8至9链。因近距离炮击,“沈阳”舰也是唯一被岸炮击中并牺牲一人的战舰。一江山岛战役共毙俘国民*守*人。
“*安”舰作为人民海*的“第一舰”,具有不可取代的纪念意义。对此,周恩来曾亲自起草贺电,高度评价起义“是实行毛主席规定之年争取组成一支可用海*的首先响应者”。然而遗憾的是,这些反映人民海*发展史的重要舰只,多数在上世纪60年代后相继被当作靶舰炸沉,至今下落不明。这些被沉入海底的革命记忆,像“中山”舰一样值得打捞、修复和展示。
由于当时影像技术的落后,“*安”舰的全貌至今少有记载。媒体和网络登载的图片多为同类型的日本海防舰。幸运的是,起义上士张云亭老人原先还是位摄影爱好者。年“*安”舰返回青岛船厂整修时,他拍摄的几张照片,为今天能目睹“*安”舰的原貌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图像。(壹点号人文齐鲁)
齐鲁壹点客户端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