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根据区委组织部和区体育局*总支要求,区体育局五个*支部积极响应号召,迅速集结,主动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工作,承担战“疫”任务。
红色精神在家中传承
区体育局机关*支部负责对接东升镇奥北社区观景园和芳清园,志愿者们的主要工作是信息登记、维持秩序、扫描测温等。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已经有15年*龄的高鑫鑫告诉记者:“我是一名老*员,在疫情面前,要义不容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带好头,站好岗,而且打小父母就教育我要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他们的言传身教对我影响很大。”
“作为一名老*员就得冲锋在前!”这是高鑫鑫家人对她的勉励。今年3月,疫情在高鑫鑫的老家爆发,“不在自己身边发生,就会觉得离自己很远,可这次让老家的群众真正有了切身感受,封闭、管控、停业、停运,让大家不自觉的产生焦急、恐慌。”高鑫鑫说,停业不能上班,那也要为抗“疫”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抱着这种心态,高鑫鑫的妈妈报名当志愿者,虽然她不是*员,但她说:“我闺女是*员,这是我们全家的骄傲,我们以她为荣,不能给她拖后腿。”“我妈妈每天早上4点多就去进行志愿服务,那会儿天还挺黑挺冷,但她一直坚持了下来,让我很受感动和鼓舞,所以轮到我的时候必须义无反顾,冲锋在前,这样才对得起我的*员身份!”高鑫鑫说。
家人在后方做好保障
高金阳是一名入*积极分子,她积极参与海淀体育中心的疫情防控工作。“五一”期间北京疫情升级,高金阳的母亲突发阑尾炎穿孔住院手术,她一边照顾母亲,一边积极向支部申请要求下沉社区参与防疫工作。“医院、社区两边跑虽然挺累,但熬一熬也就撑下来了。我知道社区防疫工作意义重大,只有把疫情控制住了,群众的生命安全才有保障。”高金阳表示,“母亲也常常对我说,自己是小手术,不碍事,重要的还是让我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好。”
据悉,高金阳和丈夫都是体育局职工,家住丰台区南宫智苑,参与下沉防控社区距家往返多公里,爱人为支持她的工作,主动承担起家庭工作。“正值假期,两个孩子在家中需要人照顾,我爱人为了让我能全身心投入到抗击疫情中,主动把家里的工作全部承担了下来。有他做我的后盾,我在一线进行志愿服务时也更放心了。”高金阳说。
用“大嗓门”服务老同志
许聪和马云峰是体校*支部第一批出征龙岗社区的志愿者,尽管他们已经58岁了,但面对组织的召唤,他们第一时间披甲上阵,化身“大白”。
“因为我们年纪也不小了,所以我们面对年纪比较大的群众时,更能体会到他们的感受。比如很多老同志年纪大,听力下降,我们就扯着嗓门和他们交流。”许聪告诉记者,“有年轻志愿者还问我们,怎么底气这么足,说话声音这么洪亮。我就告诉他们,对待老同志,一定要把嗓门张开了,他们才听得见。”
“大嗓门说话确实废嗓子,还不到下午我嗓子就沙哑了。”马云峰告诉记者,“嗓子虽然不舒服,可我还是尽量少喝水,因为防护服不能随便穿脱,上个厕所防护服就浪费了。”
服务结束后的第二天,许聪和马云峰的嗓子还是沙哑的,但他们笑嘻嘻地说:“我们这嗓子也是为抗击疫情作贡献的证明。”
全能“蓝大褂”为居民解忧
“还没有做核酸的居民请下楼做核酸。”“请大家按次序排好队,保持2米距离。”“不会申请检测码也不要急,我们可以帮忙。”“来,您先进去检测,小狗我帮您看着。”指挥居民排队,帮助居民解忧,甚至化身“保育员”,在居民排队进行核酸采样时帮居民看宠物。在文晟家园社区核酸检测点,处处都有这些“蓝大褂”的身影。
这些“蓝大褂”是来自区场馆中心*支部的*员群众,他们手持小喇叭,围着社区循环播放告知居民检测事项。在区场馆中心*支部*员群众的引导下,整个核酸检测现场秩序井然。
“我平时参与组织协调类任务较多,所以经验比较丰富。接到支援任务后,我们对现场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划,在现场做到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行动迅速、密切配合。”区场馆中心温泉中心主任王志安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区场馆中心的志愿者们有效保证各环节衔接顺畅,防护措施到位。专人专岗指导群众进行测温、扫码、戴口罩进场,有序排队,用行动和真情服务群众。
90后*员冲锋在前
社体中心*支部接到区委组织部发的下沉参与大规模核酸检测通知后,*员群众积极响应号召,全力协助文龙社区居委会做好核酸检测相关工作。
指挥排队、协助扫码,这些工作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遇到那些硬要插队的居民,如何劝阻也是一门学问。“有的居民非要插队,说前面的是他好哥们,俩人想一起检查,直接就往队中间挤。”刘春磊苦笑着告诉记者,“你拦着他,他觉得你不通人情。我只能指着后面的群众告诉他,每个人都是辛辛苦苦排过来的,你这么一插队,后面的同志们肯定不乐意。现在是假期,你们俩也不差这十几分钟的聊天时间,等做完了核酸采样,你们俩可以慢慢聊。”
卢茂生告诉记者:“最触动我的还是我们团队里的90后,以前我总觉得90后吃不了苦,但在这次疫情中,我们团队里的刘春磊和段海滨一直冲锋在前,说自己年轻,让我们这些老同志多休息,自己多干一点,他们让我看到年轻*员的力量,也让我看到民族未来的希望。”
区体育局五个支部的志愿者们以*旗为指引,打响了一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守护战”,用真情赢得群众信任的“耐力战”,保供需求的“竞速战”,不负组织重托,担当作为,赢得了各个对口社区的肯定、信赖和赞誉。(记者郭思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