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夏,华西协合大学社会学系女生蔡文娜提交毕业论文,题为《一个过渡时期的家庭》。(蔡文娜:一个过渡时代的家庭,何一民等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四川大学卷》三编上,福建教育出版社,.01,第-页。本文摘引,除标注出处外,皆引自此,余不再注。)她是大名鼎鼎的国*20**长杨森将*的九姨太。而她这一篇论文所写,基本上就是杨森和他的妻妾故事,甚至包括自己。
蔡文娜在论文《一个过渡时期的家庭》中,称杨森“家长”,或代称“甲”。杨森是年生人,年离开大陆去台湾为止,共有十个夫人,育有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另有六个夭折。截止蔡文娜论文完成时的年,时年六旬的杨森娶妻九位。蔡文将包括自己在内的妻妾,依序以A、B、C、D、E、F、G、H、I代称。
刀光如雪月如霜
且回到蔡文娜笔下的杨森:
甲(家长)——现年58岁(注:论文成于年,杨森出生于年,此处或是障眼法,或是动笔时的年龄?),据云祖先是湖南籍,清季迁来四川,居川北广安县龙台乡……家小康,乐善好施,乡里称善人。生甲兄弟三人姊妹二人共五人,甲乃长兄,后两妹出嫁,兄弟二人均各在家从事耕种。仅甲一人入私塾读书,很有进步。
正值清末民初的时候,各地设立学校的风气很盛行,故在13岁时得机会考进广安县立高等小学。两年后又赴川北顺庆府参加最后的一次科考,不幸落第。又在同年由广安县升送入顺庆府属中学,在校三年,大受当时革命思潮的影响,后又来成都考进陆**官速成学校,自那时秘密加入同盟会。毕业后充见习官,年已22岁,是时奔父丧返家乡,见家道中落,景物全非,但以国家民族之意识已深,只嘱兄弟姊妹奉养老母,独身远离,奔走革命事业。
后*府下令通缉革命*,遂亡命云南,时在民国2年,后袁世凯改元称帝,遂参加护国、靖国之役,自民4年至民8年,升任陆*旅长,驻扎川南一带,民13年升任四川省长;15年参加北伐战役,驻*万县;16年参加清*战役,移兵武汉。此后又参加川中内战数次,直至民22年共*移师川滇黔各省,又率兵辗转围剿,至民26年,抗战开始,即率*参战……
杨森戎装像
年“九一八”事变后,杨森在家乡广安龙台乡山崖上刻下“惕励忧勤”几个大字,附跋文“誓为雪耻,与众共勉”。年卢沟桥事变爆发,53岁的杨森立即致电蒋介石,请缨抗战。9月1日,蒋介石令杨森率20*从贵州徒步奔袭淞沪战场。10月12日到达嘉定县南翔镇,杨森口占七绝《陇海道上感怀》:“才消炎暑试新凉,沃野欣闻禾稼香。为挽艰危征万里,不教倭寇事披猖。”
此时淞沪战场,日*华中方面*司令官松井石根正在推进“中央突破”战术,以飞机、大炮、坦克作掩护,强渡蕰藻浜,企图包抄上海东面国*。杨森奉命加入薛岳第19集团*,在蕰藻浜、大场等地,与日*血战五个昼夜,消灭大量日*,暂时稳住阵地。此役杨森部被评为最能打的5个师之一,所率川*余人,伤亡高达余人。蒋介石即令优先给予补给换装。杨森升任27集团*总司令,仍兼20**长,调往安徽首府安庆补充整训。
此后,杨森转战安徽、江西,年初驻防鄂南、湘北一带。此时杨森指挥第4、20、58共三个*,其间主动出击,炸毁日*一个大型*火仓库。这年9月,杨森患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刚刚拆线,即不顾医生劝阻赶往长沙,率27集团*接受保卫长沙的任务。杨森令杨汉域率部阻击由通城向长沙进犯之敌,在南楼岭、白沙岭、朱溪厂、龙门、长寿街一线紧紧缠住敌寇,致使敌后援部队和补给运输严重受挫,不得不撤回到新墙河以北原防地。此次会战后,杨森升任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27集团*总司令。
第二次长沙会战,杨森在日*撤退时,率*从平江杀出,猛攻日*侧翼,一举冲乱日*队伍,大量日*被截杀。年12月第三次长沙会战时,日*数个师团久攻长沙不下,被薛岳调集的部队一路追杀。在长沙北面的影珠山,杨森指挥第20*、58*坚守阵地,向北反击,向南堵截,在珠影山全歼企图接应的日*第9混成旅团一个大队人。是役,杨森部师团二营担负傅家桥守卫战,营长王超奎率全营余人壮烈殉国。宋美龄在重庆发表广播讲话赞叹:“中国只有断头的将*,没有投降的将*!”(胡剑:抗战时期的杨森,冯克力主编,老照片第辑,山东画报出版社,.08,第26-48页。)
“满天烽火遥相望,切齿倭奴势正张。指点三*杀敌处,刀光如雪月如霜。”杨森戎马征战,无愧为抗日名将。作为枕边人蔡文娜,对家长也就不免充满同情与赞美:
家长:长在农家,知道俭朴,能忍苦耐劳,所以他的生活非常简单,平常做事,精确负责,最能克服困难,从不作无病的呻吟,对任何事都抱乐观,所以行为豪迈,常以“为国忘家”是自己的责任,故对于国家的法令,绝对服从,在学问智识方面,很能接受新的文化,对欧西输入的各种现代专门学识,如科学、哲学、艺术、文学、*治、经济……等,喜加研讨,又喜和西洋人往来,崇尚欧西风俗,他的日常生活,非常合理想的标准,如:遵守时间,早睡,早起,定时工作,阅读,休息等,尤其喜欢户外运动,娴于各种技艺,行动和现代青年相差不远,常常都以青年自命……
尤为可贵的是,蔡文娜曾随夫鞍马征战,到过安庆和湖南战区。杨森提倡体育强*,爱打网球,号召下属开展网球活动。有时,他就和蔡文娜并肩挥拍,开创了夫妻搭档混合双打的网坛新例。年,27集团*总司令杨森,在*中办“战地乐园”,他和蔡文娜双双登台,演唱京剧《贺后骂殿》。那段时间,作为杨森夫人,应该是她人生的高光时刻。
仲夏夜之梦
就在这一年,蔡文娜获准去成都读大学。她明白,“家长为了要巩固这根支持家庭的柱子,于是又选择精良的材料,加以琢磨,终能得到利用。”杨森已有一个庞大的家,府邸在重庆市中二路“渝舍”;歌乐山有别墅“谷芳山庄”(纪念三夫人刘谷芳);在广安、顺庆、成都等地有别业。杨森的成都公馆在华西后坝西南侧,有佣人、厨师、*包车夫等勤杂人员。此时,蔡文娜给杨森生育成活两个儿子,长子杨汉果生于年,跟随在她身边读书;小儿子杨汉平则留在重庆家里读初小。蔡文娜在上学的同时,还要照管儿子杨汉果及杨森其他几位太太所生的几个孩子。
I是外向而急燥的,易感情冲动,必然的不善适应,尤其对家长更无顾忌,故“家规”对她是格外严刻的限制着,在离家赴蓉求学的五六年之中,附带的要负着小部份子女同居及教养的责任;亲生的儿子,都不能随身带走,名之曰“交换抚养”,求家庭行*权之统一。……在这样艰苦卓绝的环境中,I要称是最不幸的一个……
杨森的安排显然是处心积虑。据杨森田蘅秋的女儿杨小捷披露:
蔡妈(文娜),也长得漂亮,受杨森宠爱。她中学毕业时,带着她的儿女住在顺庆,她同教她英文的男家庭教师要好。杨森把她接到泸县预备处死她。经过几个母亲多方求情,他才用皮鞭重重地打了她一顿。并要我母亲(田蘅秋)作保,这事才算了结。(杨小捷,《我的家庭内幕》,全国*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民国高端群像,中国文史出版社,年05月第1版,第页。)
蔡文娜对此并不忌讳,她写道:
民24年在成都读高中时,又碰见前初中时的一位男教员,为了一种师生情谊,又常常往来,I当时并没想到会有任何问题,后甲知道这事,嘱其停学,回到重庆和各妻居住,无形中受监视,顿失意志及各方面之自由,这段停学时间比较长久,四年后才渐恢复一切行动和人格的独立。
她每天坐着私包车上学,车夫拉车兼当门房,遇到访客,得先由车夫通报,然后才决定见与不见。她当然明白所谓车夫实际是她的监视者。但不管怎样,华大社会学女生蔡文娜总算有了自己一扇独自面对世界的窗户。
校园聚会金大校友会提供
她所学专业社会学,是一门系统研究社会行为与人类群体的学科,以家庭、各种社会组织、**、国家等为研究对象。年仲夏,华大校刊报道《育德草坪充杏坛姜教授讲生命哲学》:
暑假开始,留下同学很多,因感华西坝上学术空气冷落,尤以仲夏夜之大好时光正宜增广学识,期对人生及社会等问题有一种更深的了解,乃发起组织“大学暑期露天系统学术讲座”。特请本校社会学系姜蕴刚教授主讲。各次演讲皆在育德大学院草坪上举行。晚间微风清凉,各大学男女同学相携而来者甚众,甚至尚有远道而来的老少男女。在这仲夏夜,配合着姜教授,讲演中哲学的境界和诗的情趣,使听众分外感到夏夜的美满关乎人生之充溢,于是更觉得生命之可歌可泣。
演讲总题目为《生命的歌颂》,第一讲是“仲夏夜之梦”,论生命之概念其起源。第二讲是,“恋爱的散步”,论生命之发展,并提倡散步式的恋爱,恋爱之于人生,犹散步之于工作,并提倡散步式的恋爱,力斥一般呆痴浅薄的恋爱观。第三讲是“月光曲”,论生命的价值极为详细,用贝多芬的调子弹尽了人生喜怒哀乐的情绪。第四讲是“莎乐美”,论生命的变态,描述爱与恨的因果,道破人生最深的奥秘。第五讲是“弥赛亚”,论生命之归宿及其文化。……(《华大校刊》年11月刊。)
这一组演讲《生命的歌颂》,蔡文娜未必到场,但她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