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铁立介绍,消化内科将不断开展新技术,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编者按:
近日,笔者获悉,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公布—年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名单,医院骨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以及重症医学科等6个专科入选。医院6大专科的成功获评,医院学科建设的长足进步,医院综合实力最好的彰显和诠释。
南方+客户端陆续推出“医院省级重点专科巡礼”系列报道,集中展示该院骨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以及重症医学科等6个专科的风采。
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三灾八难”,消化系统疾病涵盖范围广泛,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等脏器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临床上十分常见。所谓民以食为天,如果把消化系统比作生命的“供给线”,那么消化内科就是“守护者”。
作为省临床重点专科,医院医院医疗特色和发展需求,以提高消化疾病的临床医疗水平为出发点,把疑难重症消化病诊治以及消化系统肿瘤早诊早治作为核心,年上榜“广东最强科室”,年入选“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在区域影响力、社会服务面、创新发展等方面取得重大发展。
◆向上攀登◆
铸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谈及科室实力,该院消化内科主任彭铁立说,医院重点发展专科,医院的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资金购买先进的医疗设备,加快人才引进。目前消化内科专科实际开放床位张,下设多个亚专科,1个消化内镜中心及消化病研究所,科室还配备专门的临床药师、营养师,指导临床用药和患者营养支持治疗。
“目前科室主要有五大亚专科,分别是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超声内镜、小肠疾病诊治、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粪菌移植。”彭铁立介绍说,五大亚专科均特色鲜明,软硬实力兼备。同时以“小病房,大门诊,大内镜室”为科室发展方向,大力开展内镜治疗技术,努力打造品牌效应,率先在清远地区开展胶囊内镜检查和小肠镜检查,填补技术空白;而消化内镜诊疗微创精细,可筛查可治疗,以微创技术解决有关消化科疾病,让更多患者免除开腹手术之苦。另外,率先在清远地区开展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内镜下治疗,大大降低了患者再出血风险及死亡率,挽救了大量生命。
医学不能故步自封,彭铁立不断探索新的技术领域,带领科室开展特色医疗技术,包括消化道肿瘤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消化道肿瘤内镜下黏膜挖除术(ESE)、消化道肿瘤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经口内镜下环形肌切开术(POEM)、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技术(ERAT)、内镜下内痔治疗术、粪菌移植治疗技术等;还引进了内镜质量控制管理系统,通过引进全国领先的内镜质控体系,建设先进的粤北地区内镜质控体系,全面提升区域消化内镜诊治水平。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近年来,各地危重及疑难患者慕名而至,消化内科每年收治各类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余例,门诊量近10万人次,内镜检查人次达到近4万人次,通过安全、有效、科学、经济的全方位医疗服务,受到患者的广泛认可。
◆关口前移◆
积极开展消化道肿瘤筛查
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我国胃癌的发病率位居所有肿瘤发病率的第2位,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名第3位。彭铁立说,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个生命,更是挽救一个家庭。大多数的早期胃癌没有明显症状,即使有症状也是一些非典型症状,如食欲下降、腹部不适等,很难引起患者的重视,使得很多人没能得到及时发现和治疗。在他看来,胃肠癌这类消化道疾病可以通过早筛查、早发现,及时得到精准治疗,从而提高生存率。
为此,科室积极开展消化道肿瘤筛查,先后推广了广东省结直肠癌早诊早治项目、清远少数民族胃肠肿瘤早期筛查及分子标志物的研究、由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GECA)牵头的多中心研究——社区大肠癌无创筛查技术推广研究项目。通过项目的开展,人群的胃肠癌防治意识大大提高,胃肠癌患者得到早诊早治,对降低清远地区胃肠癌发生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来自清远连山的张先生就是早癌筛查项目的受益者之一。年5月下旬,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GECA)、医院走进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医村相伴·胃爱前行”义诊活动,对连山开展健康帮扶工作,张先生是这次筛查出来的早期胃癌患者之一。
“平时没有什么不舒服,也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得癌。”张先生说,确诊前自己没有明显的不适感。后来,由于他及时接受治疗,只需通过胃镜就切除了早期胃癌病变,无需外科手术,术后恢复良好。他感慨:“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医院不仅是救了我的命,更是挽救了我这个家庭。”
彭铁立表示,我国是胃肠道恶性肿瘤的高发区,开展早期大规模人群筛查对于胃肠道肿瘤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他说:“我们也在做清远少数民族胃肠肿瘤早期筛查及分子标志物的研究,通过研究获得清远市少数民族地区胃肠癌发病数据,将为优化和确定新的胃肠癌早期预防控制方法和发现新的靶向治疗分子标志物奠定基础。”
◆人才济济◆
科室发展有活力
人才梯队方面,科室重视人才培养。医院消化内科共有博士后导师和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3名,近5年共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其中5名已毕业,一名博士后在站;还先后派遣多名骨干医师到国内外学习,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计划。
科室于年设立广东省科技专家工作站,成立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清远分中心,依托科技专家工作站,建立广州医科大学消化病研究所。自科室成立以来,除了巩固科室原有的优势项目外,消化内科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强化亚专科建设,做到更加专业化和精准化治疗。年,依托消化病研究所,科室获得国家青年科学基金立项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2项,广东省卫生健康委项目2项;主持或参与横向课题、GCP项目共6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SCI论文17篇,发表中文论文16篇。由于科室综合实力提高,在全国的影响力大大提升,消化内科荣获“幽门螺杆菌规范化诊治全国门诊示范中心”认证;彭铁立还参与编写中国专家共识2项:《结直肠腺瘤及早期结直肠癌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血清学检测专家共识()》。
此外,医院的重点科室,消化内科还在教学方面承担着本科生、见习生、实习生、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年共带教实习生、学员、进修医生近人次,为培养医疗人才奠定基础。
彭铁立强调,一方面,消化内科将继续紧跟科技前沿,不断开展新技术,拓宽诊治范围,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努力让诊疗关口前移,将早期消化道癌筛查落实到基层,提高群众“早癌”预防的意识,提高群众对消化道癌症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为清远地区医疗卫生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