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看重中医的年代,很多人都懂得了中医的重要性,也有许多有名的中医走进了人们的心里。王晞星就是这样一位走进了人们心里的中医。
王晞星是我们国家首届名中医,也是第四届国医大师,二级教授,硕、博士研究生导师,也是一位主任医师,更是我们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专科学术的带头人。王晞星通过自己的努力,积累了很多临床经验,还有创新精神,他的开方用药构思非常巧妙,擅长利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
那么,王晞星的成长经历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王晞星成长于一个比较特殊的年代,在高中毕业后,他选择了回家务农,只是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根本就不是王晞星所需要的。不过,幸运的是很快就到了他的身边。
他们大队的卫生所急需要一个调剂药物的人,王晞星拥有高中毕业证,这在当时来说是比较高的学历了。于是王晞星被点名调过去做了“司药”。王晞星觉得自己非常幸运,他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干得十分起劲,他每天都把药物调剂做得非常好,而且还利用空余时间帮所长巡诊、抄方、采药、制药等工作,所以看他这么勤快,非常看重他,还建议王晞星背诵《汤头歌诀》。
《汤头歌诀》中有很多的汤头和歌诀,王晞星每天至少会背熟一个汤头和一个歌诀,很快,王晞星就能就汤头和歌诀背很滚瓜烂熟。所长看至王晞星如此努力,而且也有学习中医的条件,所以有意培养他,而且还告诉他许多中医知识。经过一年的时间,王晞星就可以看病了,当所长不在店的时候,就由他给病人开方拿药,成为了当地的一个“赤脚医生”。
王晞星做了赤脚医生后,一直尽心尽力为病人看病。有一天他一个亲戚肚子疼得厉害,还拉脓血,所长看了后说是急性阑尾炎。
王晞星记起了《金匮要略》中一个方子,当天,他亲戚的病情就得到了缓解,而且几天后阑尾炎就痊愈了,他非常开心自己能用学到的中医知识治好这么严重的疾病,他对学习中医更有兴趣,也更有信心。他在高考恢复后,如愿考上了山西医学院中医系。
在校期间,他非常努力,毕业后,26岁的王晞星医院做了一名消化科医生,真正开始了正规的从医之路。更幸运的是,王晞星在这里碰到了消化科主任肖汉玺,著名的肖氏中医学术流派的第九代传人,在肖主任的指导下,王晞星进步神速。
王晞星在36岁时拥有了副高职称,他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现在患上癌症的人越来越多,通过中药治疗后,病人得到了明显改善,于是他下定决心研究癌症,并且他还牵头创立了山西省第一个中医癌症专科。
在林晞星的带领下,全科室人员一起专攻疑难杂症,而且他们还一起开创了“和”法治疗癌症疾病的先河。这种治疗方法就是让病人身体与癌症和平相处,用这种方法来提高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生长,实现病人带癌生存。
王晞星认为肿瘤是全身疾病在局部的反应,所以,他认为治疗肿瘤,不仅要重视肿瘤局部病灶,同时也要注意到全身的治疗,祛邪与扶正一定要并用,用药时要讲究的原则是“祛邪不伤正,养正不助邪”。所以,林晞星治疗癌症时能够做到用药准确,挽救了无数危重患者的生命。
对于癌症的治疗经验,林晞星进行整理,并且编写了一本相关的书籍——《肿瘤》。这本书一共分为3个部分,对23种常见癌症的诊断、鉴别以及治疗措施,详细进行了介绍,内容丰富,但通俗易懂,非常适合中医爱好者参考与学习。
注: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