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多年未见的同学小聚时,我们一边感慨身处中年妇女的不易,一边追忆学生时代的美好。但是谈到我们共同的中学时代,她话头一转,讲到曾经被另外一个同学霸凌的情景,尤其是讲到,曾经在一次做早操时,被人故意肢体碰撞,并且还遭受排挤,甚至语言上的暴力。当时她只是觉得心里特别不舒服,现在想来就是遭遇霸凌。
图片来源:网络
最后,她说当时自己特别感激我,因为只有我愿意跟她一起结伴,是她中学时代的一束光。感动之余,也诧异,如果她不说出来,我永远不知道,原来受排挤、故意的肢体碰撞,也会令已是成年人的她,至今难以消解,心有芥蒂。
在学生时代,你有没有被班里同学起不雅的外号、被辱骂、甚至排挤、孤立。如果有,你是不是仍然像我那位朋友一样,至今心有芥蒂,难以释怀呢?但如果这些发生在你的孩子身上,你会怎么做呢?
图片来源:网络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常忽略这些隐形霸凌。
记得有次去幼儿园接外甥女放学,有个身材特别胖小女孩被其他同学嘲笑:小胖子、小胖子。他的父母即便是听到,也没有任何反应,反而乐呵呵。有人会说,这样不正好,可以培养孩子顿感和抗挫折力么~
图片来源:网络
真实往往是,那些遭遇非但不会让孩子变得顿感、拥有良好的抗挫折能力,反而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和创伤。身体上的伤害可以治愈,但是心灵上的创伤却常常令已是成年的我们都难以愈合。
其实不光父母常常忽略,身处其中的孩子,亦是无法意识那些隐形霸凌。
今天灯妈给大家全面的普及一下幼儿之间的霸凌的形式以及特点。
隐形霸凌
隐形霸凌,之所以隐形,是因为很多霸凌者不觉得自己是在霸凌,以为是在开玩笑,而被霸凌者除了觉得心里不舒服外,也不觉得是很大的伤害。
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最淘气的年龄。所以非常喜欢捉弄别人,孩子给别人起外号,多是为了捉弄别人,可能并没有太多的恶意,但是对别人造成的伤害却不会因此变少。
关系霸凌
有人说关系霸凌是一切霸凌的基础,它主要的形式是:歧视,我记得我一位领导,曾给我分享过她在幼年时,被歧视的经历,当时她刚刚来大城市,还带有地域口音,她一说话就会被歧视,被嘲笑,导致她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当众表达。
社交霸凌
幼儿社交之间,很严重的暴力行为相对较少,在社交行为上看,具体的表现形式是,被孤立、受排挤,现在的小朋友也有自己的想法,在幼儿园里,即使一个班级里只有10多人,但是也可以分成好几个小团体。
几乎每个班级都有一些孩子,融入不到别人的小团体。孩子没有朋友,一方面肯定是孩子的个人原因导致,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孩子被孤立。幼儿园的孩子被孤立原因很简单,孩子和别人因为玩具发生而争执,或者自由活动的时候发生口角等一些小问题都可能会导致孩子被孤立。
情感霸凌
情感霸凌主要表现为不被伙伴信任、被冤枉,被栽赃等等,比如一个小朋友的橡皮丢了,他就怀疑是同桌拿走了,实际上可能被他忘在家里了。那么被冤枉的同桌就被遭受着情感霸凌。
孩子被小伙伴不信任的原因很简单,很可能是孩子刚刚转入新的幼儿园,还没有和朋友建立熟悉感。还有可能是因为这个孩子以前有过不告而拿别人东西的经历。
语言霸凌
持续的语言霸凌是会摧毁一个人的自信心的,利用语言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可能这个不仅限于幼儿之间,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常会,比如“懒虫”、“坏蛋”、“笨死了”等等,带有指责、贬低的语言。
很多孩子的从众心理,跟随大家一起指责,儿童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甚至会觉得可能是自己的原因导致其产生自卑心理。
肢体霸凌
前面我们也讲到了,幼儿之间肢体霸凌,一般就是推搡,咬,打,但是由于他们的力度有限,很少发展到暴力。比如说,曾经班级中有一个小男孩,由于家里父亲经常在孩子“不听话”时用打骂的方式解决问题,导致幼儿经常用动手来解决小朋友之间存在的分歧。
财务霸凌
财务霸凌,不仅仅局限于钱财,在幼儿日常里,像玩具、笔、零食等等,都有可能成为财务霸凌的工具。孩子被抢夺财务,是一件很可怕的事,记得灯妈小时候,每次带水果去幼儿园,都会被另一个同学给抢着吃了,当时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上学的路上就匆忙地把水果吃掉,导致自己的胃特别不舒服,还因此得了阑尾炎,还没上小学就割了阑尾。
妈妈伴读会倡议:
让我们一起和孩子学习反霸凌知识,
守护孩子的身心健康。
希望我们的孩子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
又能友好地善待他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