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阑尾炎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三个月近千例高危人群胃肠镜检查,发现肠癌
TUhjnbcbe - 2021/1/31 19:05:00

记者柯静通讯员鲁青王健陆丽芬

肿瘤治疗,重在早发现早治疗。这个“早”有多早?为什么要早?最近,浙大二院滨江院区将3个月内胃肠镜检查做了一个统计,检查结果很能说明问题。年,浙江省将“高危人群大肠癌筛查”列入十方面民生实事,医院,浙大二院滨江院区负责滨江区大肠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浙大二院滨江院区副院长王良静主任医师告诉记者:“截至10月19日,我们对于滨江区肠癌高危人群进行了检查,共完成例胃肠镜。其中,发现肠癌33例,结肠息肉比例很高,占到70%。另外,还有结肠腺瘤合并早期胃癌3例、早期食管癌1例。”做了胃肠镜,意外发现食管癌没有一点症状,但可能肠癌、胃癌,就已经悄悄潜伏在身体中。牛大伯和邵大伯如今是周围朋友中的义务宣讲员,为啥要早诊早治,他们确诊和治疗很有代表性。68岁的牛大伯(化名),是滨江区西兴街道一位土生土长的原住民,平时的爱好就是没事点根烟,每晚喝个小酒。牛大伯平时很少看病,“看病嫌麻烦,但家里人都劝我,还是要彻底检查一下。”10月5日,牛大伯通过大肠癌筛查的绿色通道,在浙大二院滨江院区进行无痛胃肠镜筛查。结果肠镜发现了三处小息肉,内镜医生直接予以门诊切除。而胃镜的结果让人捏了一把汗,胃镜提示:食管粘膜病变,考虑早期食管癌。“没想到,真查出一个癌。”牛大伯赶紧来到消化道早癌专家王良静副院长的专家门诊,王院长仔细查看内镜图片及病理报告,考虑牛大伯的食管病灶目前还比较表浅,属于早期食管癌,建议内镜下切除。收入院后,牛大伯完善了术前相关检查,王院长给牛大伯做了精查放大胃镜,内镜下诊断早期食管癌,并行内镜下早期食管癌粘膜剥离术,现在牛大伯恢复得挺好。手术后,牛大伯颇为感叹:幸亏有这个胃肠镜检查,不然我以后毛病厉害起来,更加吃苦头了。这种癌,一点感觉都没有作为消化道早癌专家,王良静说:“随着现代人健康意识的增强,很多肠癌筛查高危,并显示粪便隐血阳性的市民,依从性都很好,有的检查了无痛肠镜,将胃镜检查也做了,一些早癌得以被发现。”56岁的邵大伯(化名)也是如此,粪便隐血阳性,同时年龄大于45岁,是胃肠道肿瘤高风险人群。“这个病人我印象蛮深,胃肠镜中发现了结肠息肉8枚,同时还有早期胃癌,在这个时间点被筛查出来,对于他日后的生活质量提升很有用。早期胃癌根治术后,治愈率超过95%。”王良静说。回忆起确诊到手术后的那一段心路历程,邵大伯依然心有余悸,“这种癌,在我胃肠里一点感觉都没有,但胃肠镜就这样检查出来了,及时扫雷,早期的检查真当太重要了。”大肠外科副主任徐栋主任医师说,“目前肠癌、肠息肉的社会患病人群比例较高,许多患者并没有任何症状,医院就诊。在科学有效的筛查策略基础上,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检出率,提高患者早诊早治疗水平,延长患者生存。结肠息肉属于癌前病变,早期发现、早期摘除,可以避免息肉癌变。此外,早筛早诊早治还可以节省医疗资源,具有很大的社会效应,实现患者、社会、医院的三方多赢。”这几类高危人群要特别注意什么样的人是大肠癌高危人群?如今在国内,这类人群有了条规性的说明。在浙大二院副院长、大肠外科学科带头人丁克峰教授牵头撰写的《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中,结直肠癌筛查高危因素量化问卷写明,只要符合以下其中一项,就是高危人群。一,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二,本人有癌症史(任何恶性肿瘤病史);三,同时具有以下两项或者两项以上1.慢性便秘(近2年来每年在2个月以上)、2.慢性腹泻(近2年前腹泻累计持续超过3个月,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在1周以上)、3.黏液血便、4.不良生活事件史(发生在近20年内,并在事件发生后对调查对象造成较大精神创伤或痛苦)、5.慢性阑尾炎或者阑尾切除史、6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胃肠镜小知识

做胃肠镜前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

为了大家的安全,做胃肠镜前做辅助检查(提前至少2天做):①血常规②凝血四项③心电图④碳13呼气试验幽门螺杆菌检测⑤乙肝五项⑥艾滋、梅*。

正在服用药物可以做胃肠镜检查吗?

不适合做胃肠镜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华法林、肝素、活血药物等,如服此药需停药一周后再约。

需要预约吗?

需要提前至少2天预约(每周四之前)。

胃肠镜检查的时间:每周五、每周六

地点:医院胃镜室(门诊楼一楼)

“感觉睡了一觉就完事了”这一项检查救了很多人的命

供稿:胃镜室

图文:杭州日报养生道,部分图文内容整理自网络,仅为更好的传播健康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年1月份省级知名专家坐诊安排的通知您身边的人可能正好需要这个信息,欢迎转发!点击“阅读原文”看优惠体检套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个月近千例高危人群胃肠镜检查,发现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