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阑尾炎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一个扎根34年的乡村教师,只为追寻生命的
TUhjnbcbe - 2022/10/11 23:58:00
治白癜风的药方 http://pf.39.net/bdfyy/bdfyw/160313/4786525.html

本文以第一人称,讲述一个乡村教师,扎根乡村34年的教育故事。

“了不起!”年1月27日,资阳市副市长周齐铭、市教体局副局长张捷一行到乐至县石佛中学慰问第4届资阳市领*人才荣发群,周齐铭握着我的手如是说。

我叫荣发群,乐至县石佛中学教科室主任,高级教师。先后荣获市骨干教师、市优秀园丁、市科研之星、市教育科研咨询专家等荣誉。先后主研了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4项,荣获省、市*府教学成果奖3项,市教育局科研成果奖3项,省教科院阶段成果奖3项。在《四川教育》《教育导报》等省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篇,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比赛荣获国家级奖2项,省级奖6项,市级奖15项,县级奖16项,市、县公开课或专题讲座10项。辅导学生荣获省、市、县级奖26项。

一、扎根教学,让校园桃李芬芳

时光回到年8月,19岁的我被分配到乐至县通旅镇光明小学工作。报到时大哥送我。兄弟俩拿着行李从家里步行到水井,共计5里路,再从水井步行到油槽弯,共计12里路,然后乘车到乐至县城,共计60里路,又从乐至乘车到石湍,共计45里路,再从石湍下车,步行到通旅,共计25里路,最后从通旅步行到光明,共计8里路。当时被安排的宿舍是一个大约6平方米的石板瓦房,地面不但潮湿还有很多老鼠洞。辗转80多里,蓦然见到此情此景,我一颗火热的心顿时凉了一大截。

刚开始,我担任初一班主任兼语文及初三*治教学。然而父亲在我工作的第一年去世了,这是我一生的锥痛。因为丢不开我心爱的学生,我甚至没有送父亲最后一程。

从此,面对现实的酸甜苦辣,我扎根光明小学整整18年,努力寻找教师的幸福。由于光明小学地处边远贫穷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我曾亲眼见到不少年轻教师不愿在此安心工作,先后想方设法远走高飞,另寻沃地。年9月,组织安排我到离老家稍微较近的乡镇,乐至县石佛中学任教,先后担任教科室副主任、主任、初中语文教研组长,语文、历史、生物等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在我的字典里,没有富有,没有贫苦,只有学生。我担任班主任多年,总共为王涛、廖志敏、廖朝勇、徐文平等贫困学生献爱心元。

“人生本来无,何来有,只要心中装着一个至纯至美的愿望,就会感到幸福。”这个愿望使学生们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献爱心成了孩子们的常态。我所教班级永远是一个团结互助友爱的战斗团队。在省市县先后公开报道3次,年1月《内江日报》刊发的《49颗童心盛满爱》、年6月四川《少年时代》刊发的《县委书记和少先队员》和年5月《资阳日报》刊发的《52颗童心与.8元钱》等。

年2月,我不幸患了化脓性阑尾炎,医院治疗,术后十余天,伤口还未痊愈,我又赶回学校上课。

“为什么对教学这么拼?”妻子忍不住责怪我。

“医院多待一个小时,心里就多难受一天。只有上课,面对孩子们的笑脸,才会拥有满满的幸福。”我呵呵一笑,露出了一对酒窝,让妻子不忍再责怪了。

年下期,因学校教师缺编,我一人承担了中心校6年级语文、数学2个学科的教学,并担任该班班主任,直至该班毕业。历期县命题,乡镇统考,所教学科均名列全镇或学校同级段之首,期期如此,无一例外,有口皆碑。

我几乎年年被镇*委、*府评为优秀教师和优秀共产*员,原通旅镇*委书记、石佛镇*委书记龙国良多次在全镇干部会、教师会上号召大家向我学习。

“了不起!中学有个荣老师,”全镇老百姓奔走相告,无一不知,无人不晓。甚至连条件较好的通旅街上的学生也宁愿转校到最偏僻的光明小学就读我班。

年9月,我到石佛中学工作,作为语文教研组长,所教学科仍然期期名列学校同级段前茅,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高度赞扬。33年来,我荣获年度考核优秀8次,师德考核优秀10次;荣获市级荣誉称号6次(其中,年9月,荣获资阳市人民*府表彰的优秀园丁1次),县级学科教学质量奖5次,县级荣誉称号10次,镇级荣誉称号8次,辅导学生荣获县级一等奖以上12次,二等奖8次,三等奖6次等。

扎根教学,我和我的石佛中学收获了满满的教育硕果。年、年,连续荣获全县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这些殊荣,荣发群作为学校教科室主任,分管教育教研、德育及校园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有他辛勤的汗水。”石佛中学校长张华如是评价道。

二、扎根科研,让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

对于许多教师而言,开展和参与科研工作常常是因为参加职称评定或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其目标和内容是规定的,其过程是枯燥和艰难的,其结果是平淡的。与自己的教学工作关系不大,自己对于科研并没有多少兴趣。

我不这么看,我想,如果能找到门道,科研也有可能帮助完善本职工作,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和要求。

怎样才能让科研为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我探索出2个“捷径”:

一是科研要实。让科研可以是也应该是基于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惑、问题和挑战,通过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解除困惑、探究问题之根源,找到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更好地应对挑战的过程。

二是科研要细。教师的科研不必也不应追求空洞、缺乏实质内涵的“大词”,而应扎根自己的工作实践,从真实的现象和问题出发,并在此基础上找到合适的方法和工具进行研究,从而既满足外在的职称评审等方面的要求,也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服务。

这样合理的科研目标与方法,不仅让我满足了职称评审要求的各种任务,也打开了促进自己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扇大门。

年9月,我的《帅乡风韵》荣获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表彰的中华经典诵写讲之诗文创作大赛三等奖,此外,还收获省级奖3次,市级奖4次等。课题研究成果荣获四川省*府教学成果三等奖1次,荣获资阳市*府教学成果一等奖1次。在省级公开刊物《四川教育》、四川《教育导报》、《四川教育学院学报》、四川《教改探索》发表优质论文10篇等。目前,由我担任主研并执笔的学校省级课题正在结题之中。

三、扎根环保,让校园如家园温馨

走进石佛中学校园,满目是绿树、鲜花和青青小草,地上看不到一丁点儿垃圾,甚至一片落叶都被分类处理。如果你再走进教室、教师办公室和学生宿舍等,处处是整整齐齐的书籍、作业本、被子、牙膏和漱口杯,干干净净的桌面、地板和天花板等。

你听到的琅琅书声和着清脆的鸟鸣,闻到的是幽兰一般的书香和食堂里的美味,面对的是一张张红苹果似的青春笑脸……

校园树美花美人更美。这“3美”的背后,是全体师生付出的辛勤汗水。“整齐细致”,学校实行德育、校园环境综合的一把标尺,我作为主管人,需要在每一个教室,在每一个大大小小的集会,向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会团委会学生干部及同学们,面带微笑、耐心地讲明为什么要整齐细致、怎样才能做到整齐细致。

从周一至周五,我24小时住在校园里,从学生早读到晚上就寝,甚至连唯一的业余爱好,散步,也安排在校园里兜圈圈。因此,学校实验室、食堂,每一个班所负责的卫生区域、每一个班级寝室的环保状况,我都像在自己的家一样搞得一清二楚,并且引导全校师生把校园爱护得如家园一样温馨。

四、扎根写作,让乡村教师找到心灵之家

“荣老师这个人不抽烟、不沾酒,唯一爱好就是散步,并且是在校园散步。”相处10多年的同事雷建忠说。

事实上,除了校园散步,我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写作。晨露沥过树叶滴到小草上,阳光爬过窗格流到书桌上。如果备课、批改作业乏了,就听听风声、雨声、读书声,议议家事、国事、天下事,或者静下心来拿起手中的笔,写体会,谈感想,说人生,悟收获,时不时还会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一小片一小片的“豆腐干”。

年1月,《四川教育》发表了我的随笔《教乡村学生写作文》。“乡村的广阔天地,本身就是一个写作素材的宝库。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常常带着学生去野炊,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增强学生对自然世界的认知,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积累写作素材,将作文与育人结合起来。”这样的乡村写作教育体验就是一次次的洗心之旅。

“在乡村做教师并不孤独。且不说有那么多孩子围着问这问那,忙碌着释疑解惑只愁自己知识不够。人不能拥有一切;丢弃一些,才能得到一些。人生的实质就是选择,选择乡村就是选择幸福。”这就是我扎根于这穷乡僻壤校园的心语星愿。

“在乡村做教师是幸福的。”我总是心里对自己这样说。我利用节假日家访,与家长沟通,才真正体会到自己肩上应该扛起的责任。曾教过的学生张朋兵、徐文平、徐红艳、刘元海、冷祯国等鸿雁传书,字里行间,乡村校园的味道总会泛起我金色的记忆。

扎根乡村讲台34年,弹指一挥间,霎时又觉得人生短暂。年8月,我的女儿考上了公费师范生。女儿将来也要从事乡村教育,后继有人啊!如今虽然年龄较大一些,但我仍然老当益壮,能在乡村学校的三尺讲台继续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能用自己的脊背架设孩子们通向未来的桥梁,能够给年轻教师树立一个好榜样,我很欣慰。

早在年5月和年9月,四川省关工委副主任唐朝纪曾给我回了一个亲笔信:“能够在边远的乡村小学工作近30年不易,特别是安心工作,创造极不平凡的教书育人佳绩更不容易,这点值得敬佩!值得学习推广!”

“这样的乡村教育,快乐盈满身心,温馨洋溢小屋。”我一直记得这句话,就像是自己人生的加油,为自己的乡村教育之旅提供不竭动力。

分享乐至县内外特色体育、教育和文化习俗,让你知道最真实的乐至,若你喜欢,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扎根34年的乡村教师,只为追寻生命的